海風吹拂,輕濤撫岸。位于下白石半島西側的六嶼村是一個四面環(huán)海的島村,與陸地的交通完全依靠輪渡。“去鎮(zhèn)里辦業(yè)務,來回等船、坐船,至少要半天時間?,F(xiàn)在,工作人員到家門口為我們辦理業(yè)務,方便多了。”六嶼村村民宋明玉對“家門口”的政務服務連連稱贊。同在現(xiàn)場辦理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的村民鄭志章,也不禁感慨道:“我們老人家手機號碼都記不清,去鎮(zhèn)里都得子女陪著,現(xiàn)在不用折騰了。”
“原來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基本上是固定的,偏遠山區(qū)或海島村的群眾想要辦理一些網上辦不了的事情,只能到現(xiàn)場尋求解決。”福安市行政服務保障中心四級主任科員王怡東介紹,為讓這些群眾“一趟不用跑”,福安市行管委針對部分海島和偏遠山區(qū)政務服務資源不足的狀況,定期組織醫(yī)保社保等窗口業(yè)務骨干,集中辦理群眾線上辦不了的急事難事。
群眾的難點痛點堵點,就是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的著力點。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安市安排干部主動沉到一線,奔著需求去、盯著問題改、向著實效求,努力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1日,福安市發(fā)改局局長鄭龍康開啟了特殊工作日。記者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內看到,部分窗口擺放的“局長服務席”桌牌十分醒目。窗口工作人員換成了相關部門“一把手”,他們不僅熱情給群眾辦件,還主動征求改進工作的意見。
“有局長幫忙解決,懸著的心放下了!”在發(fā)改局辦事窗口,鄉(xiāng)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業(yè)主湯學禹從鄭龍康手里接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
據(jù)了解,“局長服務日”要求入駐窗口所屬單位主要領導每月到窗口現(xiàn)場辦公不少于1個工作日,時間為每月1日、11日或21日。“站在群眾角度,體驗辦事感受,從中了解窗口的運行狀況,及時解決群眾在辦理業(yè)務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找到突破點。”鄭龍康表示。
為進一步推動“局長服務日”活動走深走實,福安市要求各部門局長選取企業(yè)、群眾排隊時間長、辦理時限長的審批和服務事項,在一線調研窗口服務辦事流程,摸清企業(yè)、群眾辦事需求、堵點癥結,今年以來,累計服務群眾300余人次,研究解決問題30余個,收集群眾建議40余條。
“在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中,實打實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推動政務資源下沉一線、服務提檔加速,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福安市行管委黨支部書記、主任阮志強說。
來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