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珍 像(劉祖美先生收藏)
劉廷珍致崔泮泉書
久別光儀,時深渴想,夢寐間固無日不神馳鶴峰齋頭也。邇維泮泉仁兄大人絳紗設帳,綠蔭吟槐,載頌文祺,定符心祝。弟客仍故我,善狀毫無,惟賤體粗安,為堪告慰。秋闈在邇,務望榮旌早到,弟當掃榻以待,龍頭已屬,可不蔡而知矣。考官正副為黃君體芳、呂君佩芬,現(xiàn)時風氣大轉,此必為君之知己也,預賀。舍下時叨關照,感甚。肅此敬請,鐸安未另。愚弟劉廷珍頓首拜。
春圃老前輩,見著希為道候。
端陽下浣之間泐
劉廷珍(1852~1926),寧德西門人。據民國《寧德縣志稿》卷之二十《選舉下·清·進士》可知,劉廷珍,字聘臣,解元劉志摶孫。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歷官奉天懷仁、鐵嶺、蓋平等縣知縣,署鳳凰直隸廳同知。晚年歸隱寧德縣城西山,筑室曰“耐廬”,并以此為號,著有《耐廬唱和集》。
鶴峰齋今貌(李懷涌 攝)
崔泮泉(1841~1890),名上林,字學樹,泮泉其號。東井崔氏二十六世孫。據民國《寧德縣志稿》卷之二十《選舉下·清·進士》,崔泮泉于光緒五年(1879)選為歲貢生,銓選儒學訓導。
書札末端署以“端陽下浣”,可見作于某一年的五月下旬;內容中提到“考官正副為黃君體芳、呂君佩芬”,根據《光緒東華錄》卷之二百五十五《光緒十四年戊子五月》,光緒十四年(1888)五月十二日,時逢夏至,朝廷以“通政使司通政使黃體芳為福建鄉(xiāng)試正考官,編修呂佩芬為副考官。”這個時間,只是任命鄉(xiāng)試主考官,尚未到任??荚嚂r間一般在金秋八月,天氣轉涼,丹桂飄香,這也就是信函中提到的“秋闈在邇”之時。
民國《寧德縣志稿》關于崔泮泉的記載
從書札內容來看,這是劉廷珍在省城福州給好友崔泮泉所寄,催促對方做好趕考準備,早日赴省。劉氏早在光緒二年(1876)就已考取舉人,從信中口氣來看,應該久客福州,仕途并不順利。
“春圃老前輩”未詳何人。“鶴峰齋”當為崔家書屋,崔泮泉祖父崔朝坊設帳授學于此(劉家謀《鶴場漫志》卷下稱之“家貧訓徒”),因地處鶴峰境而得名(鶴峰境舊址在前林路鶴峰巷北側,市干部招待所內。今無存。“鶴峰齋”有幸保存完好,泮泉后裔仍居于此)。從信札“絳紗設帳”來看,崔泮泉也是一位私塾先生。
劉廷珍致崔泮泉書
這封信札所用為花箋,右繪芍藥,左繪奇石,石下題五絕詩,為墨跡掩蓋,難以辨認,推斷為“春秋□□□,米老袖中來??椗C石,何年列上臺”,末端還有“書錦制”三字。
這份藏品為壽寧王守銘仁兄所有,蒙其以圖片相示,不勝感激。特轉傳崔氏族人,遵囑略作解讀,以便了解。信札草書,頗難辨識,蒙藍建田、鄭偉二先生指點,特此感謝?! ?strong>□ 陳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