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澳聞名于世,藏在三都澳腹部里的官井洋又聞名于閩東,那里是大黃魚在中國唯一理想的天然產(chǎn)卵場所,也是閩東漁民夢寐以求的黃金漁場。冥冥的上天,似乎安排出魚樂人歡的進化場。每年“楝子開花石首來”(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的春汛產(chǎn)卵時節(jié),那些生活在東海的大黃魚,像聽到官井發(fā)出的集合號般借著起落的潮水,著魔似的不遠千里聚集官井洋,為愛騰起白花花的希望的波浪。然而,此時笑得心花怒放的人,算得上是世代在官井洋捕魚的那些漁民,撒下一網(wǎng),撈上來是金燦燦的大黃魚啊!豐厚的漁獲怎不讓他們那張長年累月被海風吹成黝黑的臉樂出一朵杜鵑花。于是,寧德民間一首歌謠唱出了那歡欣的場景:“官井洋,半年糧;黃瓜叫,漁民笑。”
大黃魚又稱黃花魚,古人也稱它“石首魚”,春秋晚期有文字記載,唐代以來沿東海的縣志多記述,因其味美尊為魚中珍品。大黃魚長得有別其他魚類,它頭蓋骨長一對豆瓣大小且白又堅硬如石頭似的耳石,它是靠這對耳石游在波濤洶涌的海中保持身體平衡,同時還有接收聲波的聽覺作用。
可就是這對不起眼的耳石,幾乎讓大黃魚的族群帶來了瀕臨滅絕的災難。明清時期廣東漁民就發(fā)現(xiàn)震動聲能使大黃魚耳石產(chǎn)生共振,從而使它身體失衡或昏死。到了20世紀70年代被他們“發(fā)揚光大”了,以“敲罟”的方法代替?zhèn)鹘y(tǒng)的撒網(wǎng)捕魚法,從廣東沿東海岸一路北上浙江沿海,哪里有大黃魚那里就有“敲罟捕魚”。官井洋漁民也放棄傳統(tǒng)的方法,魚汛之時,在官井洋海面幾十條漁船圍住魚群,一齊敲打綁在船幫上的竹竿,四面八方“當當”的聲聲震顫傳入海水,遇到滅頂之災的大黃魚無可奈何地翻著白肚朝天任人宰割。別小看那幾根沒有科技含量的竹竿,那傳入海水的聲波無疑是大黃魚的原子彈,大魚小魚無一能幸免。那陣子,人們曾一度沉浸在大黃魚豐產(chǎn)的喜悅之中,古人尊為魚中珍品,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上,那時,我家在閩東偏僻的山村,經(jīng)常吃到鹽淹過曬干的大黃魚,肉質結實香氣濃郁,很好下飯。新鮮的大黃魚由大隊采購,按人口分配購買,價格也便宜,一斤約一兩角錢。前幾年,一位曾參與官井洋“敲罟捕魚”的老漁民在我辦公室聊起當時情景說,大黃魚多得船裝不下,我們在船上吃大黃魚是去頭去尾,只吃中間肥厚一段。漁業(yè)興旺富國富民的背后,卷浪而來是一場人為大海的災難,官井洋大黃魚經(jīng)不起“敲罟捕魚”瘋狂,大黃魚資源自由落體式墜到瀕臨滅絕的冰點,更為要命的是,浙江沿海那些春汛也會游到官井洋產(chǎn)卵的大黃魚,也遭遇了瘋狂的“敲罟捕魚”,官井洋“內憂外患”魚汛之時再也沒有大黃魚遠海而來了。
官井洋大黃魚資源幾近枯竭。湛藍的大海給閩東人下了一張藍色的罰單。此時人們感覺至深的是被大海懲罰的切膚之痛了,餐桌上難以見到喜愛的大黃魚了,只剩下對過去的美好回憶,能吃到大黃魚價格昂貴且為少數(shù)人家。此時,正應了智者說的話:“你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善待你,你虐待大自然,大自然必然報復你。”
官井洋大黃魚沒有理由滅絕,它還要造福世世代代閩東人民。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海邊長大又是閩東水產(chǎn)研究所的劉家富挺胸站出來,他閃亮登場攻克大黃魚人工養(yǎng)殖難題。那些時日,他浸泡在官井洋海的氣息里,波浪洗滌他臉上的汗滴,礁石上的浪花撞擊他心里激情,灘涂海泥記錄他科研的每一個腳印,幸運的是官井洋還有零星大黃魚親魚(性成熟的雌雄魚),為人工養(yǎng)殖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邁開了大黃魚人工養(yǎng)殖研究的萬里長征的腳步。經(jīng)過幾年努力科研,他終于把大黃魚人工育苗做成功了。之后,他又攻克了大黃魚成長等方面技術難關??梢哉f科研上每一次攻關的難題,像爬行在三都澳灘涂上的脫殼螃蟹,每一次痛苦地脫殼,身體都長大一次。每攻克一道難題,大黃魚養(yǎng)殖質量和品質都提高一次。同時,他以寬闊的胸懷開辦大黃魚養(yǎng)殖培訓班,把人工養(yǎng)殖技術傳授給養(yǎng)殖戶,20世紀90年代閩東沿海黃金海岸邊大黃魚養(yǎng)殖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
著名詩人郭沫若游三都澳時留下詩句:“良港三都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島山環(huán)拱忘冬夏,潮汐翻騰有減除。”因三都澳人工養(yǎng)殖大黃魚連天接海的漁排不僅“似天湖”,而且超越郭老豐富多情的想像空間,海面上成為漂浮在蔚藍的阡陌縱橫田園風光,成為一座座蔚為壯觀的海上城市,海水里游來游去的大黃魚,是閩東人鎖在軟軟的海水保險柜里金元寶。人工養(yǎng)殖大黃魚構建了三都澳海面獨特的風景,催熱了三都澳旅游業(yè)。”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無論我站在三都島或青山螺殼巖邊,或者坐在船上疾駛碧波蕩漾海里,曾經(jīng)的“敲罟”聲已隱滅浪風里,滿眼望去都是養(yǎng)殖大黃魚的魚排。太陽沉入大海,暮色籠罩魚排之上,養(yǎng)殖戶撈起網(wǎng)箱里渾身上下金燦燦的大黃魚送往加工廠和市場(夜晚撈的大黃魚身上才會金黃),大黃魚成為從閩東走向天下的寧德地標性名牌。據(jù)統(tǒng)計資料說,全世界99%的大黃魚都產(chǎn)自中國,而寧德大黃魚占全國總量的80%左右,一條大黃魚造就了寧德產(chǎn)業(yè)鏈產(chǎn)值超200億元。
藍色的罰單,罰出閩東人藍色的智慧,罰出閩東人努力拼搏的科研攻關勤勞精神,罰出閩東人熱愛海洋和諧共處的藍色的理念,拯救了大黃魚,讓它重回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strong>□ 蔡光